《科學新聞》新觀察:我國實驗室緣何難產
《科學新聞》新觀察:我國實驗室緣何難產
第二批實驗室僅僅作為擴大試點,沒有經過批準立項;
實驗室的驗收標準迄今還存在爭論;加上體制問題,導致第二批實驗室“籌”字難除。
10月10日,大連。
中國在能源領域的一個實驗室——潔凈能源實驗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籌備活動啟動。
“能源技術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的未來,成立國實驗室的意義十分重大。實驗室應該更加明確自身定位,成為國能源技術發展的火車頭,集成全國的能源技術力量,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敝袊茖W院副院長、DNL學術委員會主任李靜海院士對這個實驗室給出了清晰的定位。
大連信號
當前,化石資源日漸匱乏、能源結構不合理以及消耗化石資源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被高度關注。
“通過發展能源科學技術,優化利用化石資源;發展潔凈能源科學,突破潔凈能源新技術;構建可再生能源新體系,建立支撐可持續的能源相關產業等方面的努力,有望解決這些問題?!盌NL主任、中科院院士李燦說?!耙虼?,實驗室將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能源問題以及幫助地方經濟建設和環境發展等方面起到作用?!?/p>
DNL依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大化所),大化所在過去60年內一直以能源研究為主線,在催化、化工、化學等學科有較好的科研基礎和科研隊伍。例如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等科研技術成果都已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在過去3年,大化所投入2.4億的經費來規劃組織DNL的建設。目前DNL已初步建成化石能源與應用催化、低碳催化與工程、節能與環境、燃料電池、儲能技術、氫能與材料、生物能源、太陽能、能源基礎與戰略、海洋能等十個研究部和一個能源技術平臺。
技術過硬、產業良性發展的大化所在業內的發展一直被看好。2006年,國科基函[2006]42號文件指出了包括能源在內的十個領域成為待批建設的方向。
難產的一紙批文
中國目前的實驗室大致可分為:校級/所級、市級、省/部級、國和國實驗室。目前大約有200多個已經批準的國實驗室,其他實驗室就數不勝數,唯獨國實驗室的數量是無幾。
早在2003年,科技部批準一批共計5個國實驗室并開始籌建,緊隨其后,2006年12月5日,科技部召開國實驗室建設工作通氣會,決定擴大國實驗室試點,啟動海洋、航空航天、人口與健康、核能、新能源、制造、量子調控、蛋白質研究、農業和軌道交通等10個重要方向的國實驗室籌建工作。
作為實驗室序列中等級高、數量少、投資大的實驗室,國實驗室往往代表了一個國相關領域的高科技水平,其定位就是要以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產生具有原始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研成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籌建的“國實驗室”名單從未見諸科技部及其他部位的正式發文,預料競爭將十分激烈。
科技部基礎司基建處的卞松保告訴記者,目前的實驗室基本都處于籌建狀態?!皩嶒炇沂且粋€新鮮事物,也是近幾年才逐漸開始摸索和探索。其驗收是否符合實驗室的標準,涉及方方面面,政府、科技界、產業界和實驗室等不同層面都要認真梳理、清晰定位,這個標準目前也還有一定爭論?!?/p>
作為南京微結構實驗室(籌)主任的中科院院士邢定鈺深有體會,剛開始大家干勁十足,但從開始準備籌建到現在,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國層面遲遲沒有下文,有時感覺“有點灰心啊”。
這一點,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實驗室籌建辦主任潘克厚看來,“事實上,我們足足準備了11年,從2000年就開始做前期的準備??萍疾窟t遲不給予批準立項,這種做法將影響到國的整體戰略發展?!?/p>
癥結何處?
作為科技部原副部長的程津培一直支持和關心實驗室的建設。他早在2006年科技部召開的實驗室建設工作通氣會上就強調,建設國實驗室任務艱巨,“有關部門和相關承擔單位要承擔起責任,下大力氣進行重組、調整和籌備,整合優勢資源,并爭取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然而,看起來一個簡單的“籌”字和批文,卻并非旁人所認為的那么簡單。
就拿DNL來講,“要想在潔凈能源領域先于中國甚至世界,人才很關鍵,能否聚集世界知名實驗室的人才,對潔凈能源實驗室未來的發展很關鍵。目前中國的現狀是實驗室缺乏為企業提供咨詢的能力。如何突出研究特點、研究與產業如何結合將是考慮的問題?!背探蚺嘣贒NL啟動大會上指出。
程津培是DNL啟動大會上與科技部沾邊的管理者,他并不否認國實驗室的難產存在體制和制度上的問題,他指出,作為上級主管的科技部,往往人事變動會影響到整個工作的進展,先要熟悉新的工作,如此往往會拖延一段時間?!耙恍┌Y結在技術環節上。大家不能消極怠工——如果只等著上面批錢去建設,是一種消極的表現?!?/p>
國實驗室符合不符合籌建標準,卞松保認為,需要科技界、產業界等多部分達成一個共識才可以?!搬槍?006年的那批,事實上并沒有經過正式批準建設,先一批(2003年)是經過正式批準立項進行建設的,第二批(2006年)只是讓一些單位上報申請書,但沒有經過批準立項。
但潘克厚還是感到委屈:“2006年,我們提交了申請、上報了方案,而且在2007年9月10日我們的實驗室就經過了論證,按道理經過了論證就應該發函,即批準(立項)籌建。但是現在遲遲沒有批準,我們也很犯愁?!?/p>
潘克厚指出,實驗室的申報程序一般為上報方案、論證方案、批準籌建、評估驗收、拿掉籌字?,F在的情況,“就好比兩個戀愛之人,雙方家長都同意,就是不給發結婚證,甚至孩子都生出了,也不給你發。這沒有道理?!?/p>
主動出擊
在李燦看來,DNL雖然在國外上與其他實驗室還有差距,“但是我們的基礎研究有些已經處于國外先列,例如DMTO技術就有了很好的應用,在國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p>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這個實驗室已經很好。李燦說:“我們在化石能源催化、低碳催化與工程、節能與環保等領域具有較好的研究基礎,與當下資源、環境結合較好,而在氫能、生物能源、太陽能、海洋能等領域,技術還很薄弱。目前我們遇到的大的挑戰就是一些關鍵的潔凈技術的突破問題,一些技術每向前一步都很困難?!?/p>
在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毛宗強看來,“除了上述一些問題,(DNL)在管理上可能也有一定的問題,比如11個部門如何合作,并展開競爭。而且如此重大的實驗室籌備啟動,科技部相關人員居然沒有出席,這對實驗室未來的發展很不利?!?/p>
李燦并不灰心,他希望DNL在能源領域長期做下去,在戰略角度上肯定有后發的優勢,“我很有信心?!?/p>
目前,包括李燦在內的2006年的幾個國實驗室(籌建)的十幾位負責人正在向國層面建言獻策,希望能盡快批準立項進行建設。
10月17日,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視察大化所以及潔凈能源實驗室(籌)。10月20日,陳小婭對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蛋白質科學實驗室籌建工作進行調研??萍疾棵芗恼{研,也許是一個利好消息。